首页 > 申报通知

关于开展“楚天英才计划”技术技能人才项目申报的通知

来源:麻城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    2025-05-20

各有关单位、个人:

       根据《“楚天英才计划”技术技能人才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现将2025年度“楚天英才计划”技术技能人才项目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根据工作需要,技术技能人才项目先从工业设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造领域启动,每两年遴选培养一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行业公认的高层次设计建造人才,首批40人左右。具体名额和分配,根据相关领域科技进步水平、技术力量、产业规模和申报情况确定。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动态调整技术技能人才项目遴选培养对象。

二、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申报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严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严谨科学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拥有中国国籍;

2.全职在湖北企事业单位工作。全职工作是指培养对象的用人单位与其劳动(聘用)合同签订单位、社会保险缴纳单位、纳税申报单位一致;

3.国家已实施执业注册制度的,须具有相应的执业注册资格;

4.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日期为申报截止日,即1966年6月26日及以后出生);

5.有较强的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40 岁以下青年人才须占 1/3以上;

6.在工业设计领域主持设计研发的产品已投入市场应用,具备良好的市场适应性,拥有10件以上(含本数,下同)设计产品或拥有1件以上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前3的设计产品,并取得显著效益。在工程勘察设计或工程建造领域主持过至少3项国家或省重点项目(含境外项目)的勘察设计或建造工作,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同类型项目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显著效益。

(二)专业条件

申报人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本领域拥有1项以上发明专利或5项以上其他专利、专有技术及其他科技成果,并在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取得显著效益;

2.主编过1 部以上国家(行业)标准或2部以上省级地方标准,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3.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提出了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等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4.获得过1 项国家科技奖,或2 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或获得过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银奖及以上奖项或“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或获得过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质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或获得过建筑行业国家级最高工程奖项鲁班奖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或获得过上述同级别奖项。

(三)禁止申报情形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申报不予受理:

1.“两院”院士、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领导职务后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已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或湖北省级同层次人才计划项目的人员;

2.因品德失范、学术不端或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处理的;

3.侵犯知识产权或者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正在接受调查的、正在诉讼的;

4.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5.因工业设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

6.受到党纪处分尚在影响期内或受到政务处分尚未解除的;

7.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者对工作单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负有直接或主要责任的,或被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

8.依法被判处刑罚的;

9.其他不宜申报的情形。

三、实施程序

各地经信、住建部门和中央在鄂有关单位、有关省属企事业单位为本次遴选工作推荐单位,其中各地经信部门负责择优推荐本地区工业设计领域申报人选,各地住建部门负责择优推荐本地区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造领域申报人选。

(一)组织申报。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省经信厅、省住建厅联合印发申报推荐通知,符合条件人员登录“湖北人才网”(www.jobhb.com)技术技能人才项目申报平台,如实、准确填写申报表,导出打印并补充佐证资料后,提交用人单位组织人事人才部门初审。若存在涉密敏感信息,申报人不上网申报,由用人单位指导申报人采取线下纸质申报方式进行,落实保密要求,严防失泄密。符合条件人员仅可选择工业设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造其中一类进行申报。

(二)择优推荐。用人单位按照各推荐单位要求,报送申报人选相关材料。各地经信、住建部门按照下达的名额指标开展择优推荐,推荐人选须商同级党委人才办、人社部门研究后确定。中央在鄂有关单位和有关省属企事业单位每个领域原则上可择优推荐 1 人,高层次人才特别集中的单位每个领域最多择优推荐 2 人。

(三)材料报送。相关推荐人选确定后,由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推荐人选的廉洁自律、道德品行、遵纪守法等情况,出具审核意见,并在内部等额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由各推荐单位对推荐人选相关信息出具复审意见,并指导推荐人选(不含涉密推荐人选)登录申报平台,上传申报表和佐证资料,完成报名流程。各推荐单位依托申报平台生成推荐人选信息汇总表(不含涉密推荐人选),按领域分别报送至省经信厅(工业设计领域)、省住建厅(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建造领域),对涉密推荐人选信息汇总表和纸质申报材料,各推荐单位要严守保密规定,采取安全、稳妥的方式报送。

(四)归口审核。省经信厅、省住建厅分别对相应领域的推荐人选信息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推荐人选资格条件和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汇总通过审核人选信息报省人社厅,对不符合条件或需要补充材料的及时反馈相关地方、单位。

(五)开展评审。省人社厅会同省经信厅、省住建厅根据项目申报领域、推荐人选情况进行合理分组,组建评审委员会,落实回避制度。按照会议评审、答辩评审两个环节开展评审工作,产生建议人选。

(六)组织审定。对建议人选,按照管理权限书面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为企业法人的,另书面征求企业所在地发改、人社、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税务等有关部门意见。建议人选在省人社厅门户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涉密等不宜公开的除外),根据征求意见、公示、人才计划项目查重情况,形成拟入选人员名单,经省人社厅党组研究,报省委人才办审定后,由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省经信厅、省住建厅联合发文公布。

四、支持措施

(一)拓宽人才发展空间。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为培养对象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培养对象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开展交流学习,持续跟进培养过程,入选后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选拔项目、同行业领域奖项,特别优秀的,纳入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支持范围。

(二)支持人才发挥作用。健全专家咨询常态化工作机制,组织入选人员为重大战略、重要政策、重点项目提供智力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的单位,可按规定赋予入选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入选人员,可按规定兼职创新创业、离岗创业、挂职合作创新,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三)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入选人员可申领“楚才卡”B卡,在全省范围内享受高效便捷服务。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入选人员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多渠道多方式宣传人才先进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入选人员所在地方和单位要做好日常培养、使用、管理和服务工作,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