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企政策

黄冈市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促进工业企业质量双提升"的工作方案 (2024-2027年)

2024-03-22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式发展,推动工业企业量质“双提升”,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力推动企业总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到2027年,年产值过百亿元企业3家,过50亿元10家,过10亿元50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00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着力打造“31552”企业梯队。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龙头壮大计划。聚焦全市“2+2”主导产业,

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各县(市、区)遴选3—5家企业入库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引培一批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实施并购重组、扩张先进产能、加快改造升级、提升品牌质量、带动产业链建设。加强工业企业总部对接,推动在黄企业增加总部排产计划、争取新项目落户黄冈,全力支持企业拓市场。整合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资源,打造金石链、建材链、纺织链等特色产业供应链,梳理从大宗商品、原材料至终端产品的全流程供应网络,探索集采、制造、销售、物流一体化服务。力争到2027年,年产值过百亿元企业达到3家,过50亿元企业达到1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黄冈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白莲河示范区、龙感湖管理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骨干成长计划。深入挖掘骨干企业增长潜力,培育一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重点推动三利谱、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广化制药等项目快建设,促进美丰化工、中有科技、林立新能源等增长劲头足的企业快成长。组织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供需对接活动。支持骨干企业参加国内外线上线下展销会,加快开拓多元化市场。对境外参展、海外营销、境外投资等有出入境需求的企业提供交通、签证、工作许可以及居留许可等方面便利服务。力争到2027年,培育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到5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公安局,黄冈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白莲河示范区、龙感湖管理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进规培育计划。加快推进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入规,不断提升入规企业质效。强化向内挖潜,加强部门联动,摸清找准培育对象,分年度分县(市、区)制定培育计划。全面兑现“稳规进规”政策,支持指导达标企业“入规纳统”。实施制造业企业“一企一档”分类管理,提升服务精细化度。对存在退规风险的企业,建立问题和责任包保清单,定期走访调研,推动问题及时化解,稳定工业基本盘。力争每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责任单位:市招商服务中心、市经信局,黄冈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白莲河示范区、龙感湖管理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实行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着力培育一大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到2027年,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800家。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到2027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家,省级科创“新物种”企业达到100家。在重点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2027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黄冈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白莲河示范区、龙感湖管理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实施上市培育计划。加快推进宏中药业、香江电器、祥云股份上市审核,推动龙辰科技、迅达药业、华建股份、科峰智能报辅报审,支持宇星水钻、蕊源电子挂牌新三板。从“专精特新”企业中遴选一批主业突出、管理规范、发展潜力大的上市后备梯队,重点跟踪培育,聚力形成“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力争到2027年,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0家。(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黄冈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白莲河示范区、龙感湖管理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机制。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集中高质

量发展工作专班负责牵头协调推进全市工业企业量质“双提升”工作,将培育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

”企业等目标细化分解到县(市、区),定期通报完成情况。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工业企业培育有关工作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县(市、区)和功能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企业培育支持力度,合力推进工业企业量质“双提升”。

(二)强化要素保障。突出创新引领。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全覆盖。鼓励扩大技术改造投资,对“专精特新”企业技改项目提高奖补标准。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申请辅导。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执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活动给予奖励。突出金融助力。分类开展企业融资需求调查,支持及时纳入黄冈市信贷风险补偿金“白名单”扶持范围。搭建银企供需合作平台,建立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鼓励引导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和社会资本加大培育企业股权投资。鼓励金融机构量身定制培育企业专属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案,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突出人才支撑。统筹实施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支持企业人才引进。深化产教融合,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产业人才。持续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管理人才培训班。做实企业用工招聘活动,持续举办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场招聘。

(三)强化精准服务。“双千”行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三级三包一评价”对口帮扶机制,切实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持续开展企业问需活动,推行问题收集、跟踪督办、销号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各种困难诉求。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持续打造“冈好办”品牌,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惠企政策制定、宣传、落实、兑现、评估全链条,彻底打通惠企政策落地全过程。

 

附件:分县(市、区)工业企业培育目标

 

 

 

 

 

 

 

2024年3月22日



附件下载:

分县(市、区)工业企业培育目标(2024-2027).docx

AI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