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2024-11-28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精神,更好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目标,更好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持续激发企业释放发展潜力,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基础,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麻城市委市政府组织对2022年印发《麻城市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麻办发〔2022〕5号)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麻城市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即推进新型工业化“新黄金十条”。
二、起草过程
《若干措施》起草工作由市科经局承担。工作专班在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省、黄冈市和麻城市关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有关决策部署和深入乡镇(区、园)、街道、企业调研基础上,结合湖北省、黄冈市和麻城市近年来出台的系列惠企政策,形成了《若干措施》初稿。通过多次发函征求各单位意见、召开市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会等方式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后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共10个方面43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进规、稳规,壮大营收规模,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开发新品,新增销售收入。
(二)支持企业技改升级。进一步加大技改支持力度,鼓励工业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焕新升级,提能发展。
(三)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接续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平台体系建设和完善,加强高能级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开展标准制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四)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专精特新化示范品牌建设。
(五)支持企业融资。鼓励创新贷款融资方式,加大贷款贴息力度,进一步降低政策性担保费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六)支持企业招才引智。大力支持企业通过聘任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形式引育科技人才,对规上企业相关人才给予奖励,提供住房、教育相关政策支持。
(七)支持企业开拓市场。鼓励企业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大型展会、出口产品等不断开拓市场、提升产值。
(八)支持供应链体系建设。鼓励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建设供应链平台,推动企业融入产业链平台,实现链上协同发展,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努力打造要素富集、供应顺畅、配置高效的科创供应链体系。
(九)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建立精准服务机制,从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知识产权、包保帮扶等方面,加强服务力度,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十)强化生产要素供给。紧盯项目落地和企业生产强化要素供给和保障,在用地、租赁厂房房、用工和水、电、气、路、网等生产性配套基础设施以及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主要特点
《若干措施》主要是按照“综合性和特色化相结合,质量并存,以质为先,突出重点,提升短板”的原则,立足麻城工业经济发展实际,因势利导,融合省市最新政策,对我市原有工业政策进行修订形成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针对性强。《若干措施》坚持强弱项、补短板,着力解决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龙头企业偏少、有效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效应不够等问题。
(二)涵盖面广。《若干措施》内容涵盖支持做大做强、鼓励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支持技术改造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专精特新化发展、支持企业融资、引育人才、拓展市场、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工业政策“组合拳”。
(三)含金量高。《若干措施》是针对中央、湖北省和黄冈市确定的重大战略发展方向,出台的一系列“真金白银”支持措施。如新政策取消了原来政策中3000万元专项资金规模限制。大幅提高技术改造奖励标准,单个项目最高奖补比例由10%提高到15%,最高补助金额由5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并且首次将与生产相关土建投资纳入奖补范围。适当调高了营收突破、高企申报、成果转化等奖补标准。另外,军民融合、团体标准、企业参展、企业出口、供应链平台等22项奖补措施从无到有。这些政策实施后,将向企业释放巨大政策红利,有效刺激工业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
(四)可执行性强。《若干措施》提出的政策措施尽可能贴合企业发展实际,是企业努力发展、成长壮大就可以逐步享受到的,在制定过程中尽可能细化、量化,明晰标准和要求,增强政策的易读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广大企业家学习、理解、运用。